零点看书 > 帝妃 > 第八十章:白帝城

第八十章:白帝城

白帝城头春草生,白盐山下蜀江清。南人上来歌一曲,北人陌上动乡情。

犹记得当年皇兄读到这句诗的时候叹了口气,我问:“你为什么叹气。”

他说:“你还是个小孩子,并不能懂梦得先生的思乡之情。”

我一直以为当你想家的时候,无论怎么都能回去,如果回不去,就是因为你不想回去。

但现在我却明白,有些事情并不是想怎么就怎么的。

我虽然只喜欢少伯的七言,却对刘梦得的这首写白帝城的诗很是赞赏。

东邾带着我换了船,走了水路,船并不是特别大,但也不算太寒酸。

他穿着一身藏青色的深衣,立在船头,举目眺望,安静下来的他并没有往日般的阴沉。

我拢了拢身上的褙子,看着水面的波光粼粼,此时已经是夕阳西下时分,阳光尚暖,江水带绿,若我不是我,那该是何等的闲适。

船过夔州,顺流而下,遥望瞿塘峡口,长江北岸高耸的山头上有一幢幢飞檐楼阁,掩映在郁郁葱葱的绿树丛中,东邾告诉我说,那就是传闻中的白帝城。

白帝城东依夔门,西傍八阵图,三面环水,雄踞在水路要津,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,而如今作为蜀国和大周的接壤之地。

其实这里原不叫白帝城,而叫紫阳城。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,在山上筑城,因城中一井常冒白气,宛如白龙,他便借此自号白帝,并名此城为白帝城。

船渐渐靠岸,码头处很是热闹,来往的人很多。

东邾贴心的递给我一条白纱面巾,我接过来,戴在脸上,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。

本以为我们应该直奔白帝城的城主府,但东邾却在码头旁边的集市逛了起来。

“婆婆随便抓几个吧。”

我见他将一块碎银子递给一个鸡皮鹤发的老婆婆,那些钱恐怕能买一整车的水果了。

婆婆推拒着:“要不得仄么多。”

东邾执意要给,婆婆也没法子,只好笑了笑,塞给我几个果子:“娃儿长得乖,也拿几个噻。”

我不自然的笑笑,点了点头。

从码头到城主府不算远,我们便走过去。

手里抓着一把果子觉得有点别扭,但婆婆好意我也舍不得给别人,我生平第一次见到这样热络的老婆婆,虽然方言听得半懂不懂。

东邾侧过头瞟了我一眼,似笑非笑的。

我问:“怎么?”

东邾笑道:“没想到你遮着脸,还这样出众。”

我愣了愣:“这话从何说起?”

东邾道:“婆婆方才夸你好看呢。”

“刚刚那不是夸我乖?”

“在这里长得乖就是说你好看的意思。”

实话说,我的心情因为这句话而变好了……

白帝城虽是两国接壤,但此地仍旧是蜀国,我们到城主府的时候,城主自然出来相迎。

白帝城的城主复姓公孙,单字一个俞,轻裘玉冠,我是没想到一个城主能如此年轻。

公孙俞对我们拱拱手:“见过七公子,殿下。”

东邾回礼,并道:“可有别的客人?”

公孙俞道:“大周的殿下昨日回了官渡,说是有事,要耽搁两三天。”

不知为什么我的心里突地一跳,似乎有什么不好的事情要发生了。

公孙俞温和道:“殿下别担心,不会有什么事的,况且就算有事,来函便是,我们也不会袖手旁观的。”

话是这么说,但总感觉奇奇怪怪的。

我们被安排在城主府的一个二层阁楼里,阁楼很大,有个很长的长廊,据说通往后面的一处天然泉水,我是懒得逛,到了屋子里倒头就睡了。

东邾的房间在我的隔壁,晚上的时候他轻轻叩了我的门。

“不吃晚饭吗?”

我刚想说不吃的,接着他又道:“蜀国可没有吃宵夜的习惯,宵禁之后,谁也别想走动。”

蜀国的宵禁一直沿袭下来,大周则没有宵禁,当然大金和蒙古就更没有什么幺蛾子宵禁了,我在土默特的时候,就经常见哈尔巴拉喝到后半夜才呼呼哈哈的回来,大嗓门的恨不得扰的所有人都醒过来。

我打开门,说:“吃。”

东邾瞧了瞧我,笑道:“你不整理整理头发?公孙俞恐怕会被你吓死。”

我伸手一摸,发髻果然散了半边。

简单收拾了一下,我跟在东邾身后,来到了专门吃饭的地方,彼时屋子里已经有很多人了。

吃饭的地方是一个大厅,摆了很多案几,分列两侧,上首当然坐着公孙俞。

东邾跟我说,随便坐就行。

我点点头,在一个蓝衣小姑娘旁边坐下,侍女安静的过来为我布菜。

“你便是那个公主?”

我微微侧过头,有点意外,因为公孙俞告诉我们,我的身份并未对外公开,那眼前这个小丫头怎么知道的?

“虽然父亲不曾说,但我猜得出来。”蓝衣小姑娘对我俏皮的眨了眨眼睛。

我也眨眨眼睛,说道:“那你觉得我怎么样?”

“公主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嘛,我还以为你笑一笑就能让天边飘花瓣呢。”

她的话是逗笑了我,我端起酒杯,小酌一口:“我笑一下是不会飘花瓣的,但会飘血花。”

“雪花?”她不明所以的看着我。

我微微一笑:“不,是鲜血的血。”

眼前这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脸色白了白,她说:“你说话还真吓人。”说完就起身走了,我乐得清闲,独自吃完了晚饭。

眼见着大家都吃完了,东邾走过来,对我说:“咱们走罢。”

他方才去和公孙俞不知说着什么,我不好先走,于是只能坐在这里等他。

我点点头,起身跟着他。

“你不问我接下来如何吗?”

他冷不丁一开口,吓了我一跳。

我道:“不是说好的送我回皇兄那?”

东邾不置可否道:“你今晚回去好好休息吧。”

这话题跳跃性还真大,我都不知道该如何接话。

东邾临推门前,又对我说:“记住,宵禁之后千万别出去。”

我不明所以,但还是依言点点头:“我记得的。”

本以为这一遭来到白帝城不会再有什么事情了,总归裕栏那边打成什么样也和我无关。

翌日清晨,我刚刚睁开眼睛,天色还未亮,不知道怎么的,我就是突然醒了。

好似心中突然有了什么事情,我趿拉着绣鞋下地,见窗外仍旧灰蒙蒙的,炭火已经熄了,屋子里有点阴冷。

吭吭——

“谁?”我低声问道,但这个时辰来我这的……

“我。”

我听出来是东邾的声音,于是去开门,但门打开的一瞬间,他就倒了进来。

我赶忙扶住他,他低声道:“别问,小声些。”语气十分沙哑,然而扑鼻的血腥味倒更令我心惊胆战。

我扶他进门,给他倒了杯水,并道:“你怎么了?”

东邾说道:“别担心,内伤咳了几口血而已。”他闷咳几声,然后嘱咐我:“今天你什么也没瞧见,什么也没发生。”

我点点头:“你放心,我不说。更何况也没什么人能听我说这个。”

然而,我知道他是怕我担心,情况似乎是有变。

彼时我只是以为蜀国又出了什么事,却没想到仍旧同我有关系。

说完东邾便回了隔壁。

天色大亮了起来,公孙俞派了婢女来请,说白帝城的风光来一回一定要好好看看才行。

我侧头看了眼东邾,发现他脸色略显苍白,看来他的内伤不轻。

“你要是难受,寻个借口回去吧。”我低声道。

不曾想他不领我的情,对我说:“我只是怕你笨手笨脚的,从游船上掉进河里。”

我嘀咕道:“你才笨手笨脚的。”

公孙俞穿着一身素青色的深衣,墨一般的黑发用锦带束好,我实在看不出这人竟是十五六岁少女的爹,哪里看得出来有三十多岁呢。

“殿下有何指教?”

我回过神来,见公孙俞似笑非笑的问我,原来我看着他的背影竟不知不觉的开始愣神了。

我脸一红,说道:“没什么,江水景色好看,不觉已痴迷了。”

“我见青山多妩媚,料青山见我应如是。”公孙俞转过身去,淡淡道:“青山如此,殿下也如此。”

我闭口不言,暗想他这是在夸我吗?

我倚在船头,看着远处青山连绵,眼前是涟漪阵阵的江水。

“今日江面有风,殿下该披件衣服。”说着公孙俞便招呼侍女给我拿衣服。

我道:“烟淡水云阔,有风自来,不用披帛。”

公孙俞哈哈一笑:“俞对殿下改观了。”

“哦?仅凭一句烟淡水云阔?”

他点点头:“不错,仅凭殿下这句诗。”

“可这句诗不是我作的。”

“梁溪先生的诗在这样的年代该被束之高阁,殿下却知道。”

我暗下眼帘,淡漠道:“城主怕是误会了,只是这一句符合此时意境,随口说说的。”

“山随平野尽,江入大荒流。岂非更符合?”公孙俞微微闭了闭眼睛,又道:“再者太白先生的诗无人可及,不是么?”

我哑口无言,说这句梁溪先生的诗,是因为其后有一句,是我此时无法释怀的,却也是没法对公孙俞说的。

我转过身,裹紧了衣衫,嘟囔道:“江风果然冷,我去寻个褙子。”

几乎是逃离一般的离开公孙俞。(未完待续)